top of page
HKT banner.png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電訊基建與服務一直由英國政府操縱。直到 1980 年代,流動電話技術出現,加上 1990 年代英國即將交還香港,電訊業才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而在電訊業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同的電訊品牌此起彼落,加上峰迴路轉的收購合併轉型,單是「香港電訊」這個品牌已經變身萬千。

香港電訊

​香港的電訊史

1.png

香港的電訊始祖

英國大東電報局

1872 年,英國商人 John Pender 合併數家當時以海底電纜經營國際電報服務的公司,成立 Eastern Telegraph Company (大東電報局),成為全球第一家國際電報業務公司,亦是當時世界營運規模最大的公司 。

但早在大東成立前一年的 1871 年 4 月 1 日,香港第一條海底電報纜已在今天華富邨附近的鋼線灣著陸,連接上海。這條東亞地區第一條海底電報線是由香港最早的電報局丹麥大北電報局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鋪設,同年 6 月 14 日上午 9 時 45 分,港督接收到第一個從倫敦傳來的電報訊息。

 

至於香港境內第一條電報線,則由怡和洋行鋪設,連接位於銅鑼灣東角的總行與位於中環的分行。

1901 年,意大利工程師 Marconi 成功以無線電傳遞訊息。1929 年,大東電報局 (Eastern Telegraph Company) 與 Marconi’s Wireless Company 合併,並改名為 Imperi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及至 1934 年易名為 Cable & Wireless, 一直至今。

 

而中文名字一直沒有改變,「大東電報局」在英國政府的主導下,主宰了香港百多年來的電訊發展。

電話時代

​香港電話 & 大東電報局

香港人使用電話服務,則在 1882 年出現,當時由 Oriental Telephone & Electric Company 經營,中環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早使用電話服務的地方,用戶主要是股票經紀行。與政府和怡和等集團關係密切的 Paul Chater (遮打), 據說也是當時第一批使用電話的用戶。

 

1925 年,「香港電話公司」收購已改名為 China and Japan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 的 Oriental Telephone & Electric Company,開始以專營權經營香港本地的電話服務,成為當時香港唯一的電話公司。

因此香港人的本地電話服務,都是由「香港電話公司」壟斷,直到 1995 年才出現其他電話公司。

至於香港接駁海外的通訊,從 1936 年起便由「英國大東電報局」接管。政府在 1962 年正式發出專營權,因此當時市民打電報或打長途電話到外國,統統只能去大東電報局。

 

 

2.png
3.png

香港電話及 CSL

香港大東收購香港電話

1981 年,大東重組,在香港正式註冊為「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英國政府為最大股東。1983 年,香港大東電報局從怡和旗下的置地收購「香港電話公司」,從此香港對內和對外的通訊服務,全由大東包辦。

然而,1980 年代正是流動電話的起步時期,政府不再以獨家形式交予大東經營流動通訊業務。

 

1984 年,香港電話公司以 CS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Limited) 經營流動通訊服務。同年,和記黃埔旗下公司以「和記傳訊」拓展傳呼機及流動電話市場,不少電視廣告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從此,以無線通訊為起點,香港出現了不同的電訊品牌,不再「大東」和「香港電話」獨市經營。

一個巨人的誕生

香港電訊

1988 年,香港大東電報局與香港電話公司合併,成立「香港電訊」。

 

兩年後香港電訊重組,分析指主要原因是要面對市場開放。加上香港即將交還中國,香港大東電報局亦易名為「香港國際電訊有限公司」,消除英國色彩。

 

而大東旗下非專利業務,包括電訊產品、商業通訊系統及流動電話等,則以「香港電訊 CSL」管理,在市場與其他電訊品牌競爭,打開了電訊業的新格局。

 

1995 年,政府發牌予三家本地固定網絡公司,包括和黃的「和記通訊」、九倉的「香港新電訊」及新世界發展的「新世界電話」。「香港電訊」不再是唯一的固網電話公司。

1995 年,香港電訊成立 IMS 公司發展互動多媒體服務,1996 年以「網上行」推出互聯網服務。

 

這段時期香港電訊在不同的服務市場面對激烈競爭,包括和記電訊、城市電訊 (即是 CTI,後來發展為「香港寬頻」)、數碼通等。

1999 年,香港電訊英文名字由「Hong Kong Telecom」改為「Cable & Wireless HKT」。

4.png
5.png

李澤楷旋風

電訊業進入科網時代

電訊盈科

2000 年,大東出售香港電訊予「盈科數碼動力」,翌年改名為「電訊盈科」(PCCW)。而大東 (Cable & Wireless) 則仍然在中南美洲經營通訊業務。

這樁收購除了掀起香港電訊股民的激烈議論,李澤楷以李嘉誠兒子身份收購電訊龍頭企業,也曾惹起與李嘉誠旗下和記電訊壟斷市場的疑慮。

 

但李澤楷以香港人身份擊退「SingTel」(新加坡電信) 從大東手上收購了香港電訊,也成為一段香港回歸後難得的佳話。電訊盈科的出現同時也標誌著香港緊貼世界趨勢,本土的電訊業也撲進科網時代。

電訊盈科成立後,全球的科網熱潮減退,電盈股價從高位下跌逾九成。由於觸發不少為穩健收息而買入當年「香港電訊」股票的年長股民資產蒸發,因而成為社會新聞。

 

多年後仍出現不少評論,包括指出當年的股民盲目沉醉於李澤楷之父李嘉誠的名氣,以為電盈會如長實般,才會導致錯誤決定。

 

無論如何,本地的電訊和科網品牌則繼續百花齊放,隨著市場開放與科技進步,20 世紀港英政府政策留給香港電訊的壟斷優勢也漸漸消退。

 

2002 年,電盈出售 CSL 予澳洲電訊商「Telstra」。但三年後,電盈卻收購「Sunday」,以「PCCW Mobile」重掌流動電話服務。

電盈時代的

「香港電訊」

 

電盈出現後,「香港電訊」的名字在坊間好像消失了。直到2008 年,電盈重組業務,成立「PCCW-HKT」,簡稱 HKT,中文名字「香港電訊」,以管理旗下電訊業務,品牌包括「HKT 家居電話」、IDD「0060」、「網上行」(netvigator)、「now」等。

2013 年,購回在 2002 年售出的「CSL」,並將「PCCW-HKT」的流動通訊用戶撥歸「CSL」。而 2006 年與 CSL 合併的「新世界傳動網」,則改名為「Sun Mobile」繼續經營。加上 CSL 旗下的「1010」,香港電訊合共以三個品牌提供流動通訊服務。

但 PCCW-HKT 旗下品牌眾多,而且在不同的業務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香港電訊」這塊招牌在競爭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優勢,因此一般的宣傳也會以個別品牌作焦點。就連最傳統的固網電話服務,電盈也以英文「 HKT 家居電話」作設計,「香港電訊」這四個字,可能只成為 PCCW-HKT 門市的招牌而已。

* 香港電訊 2011 年以商業信託形式獨立上市,電訊盈科仍為主要股東,旗下品牌用戶的帳單,也有香港電訊旗下公司的註腳

 

PCCW-HKT

6.png
7.png

香港科學館電訊廊

有興趣了解過去大東時代的通訊方式,見識一下攪盤式電話的朋友,可以到香港科學館參觀二樓的電訊廊,詳情可瀏覽 https://hk.science.museum/zh_TW/web/scm/pe/telecom.html。而不同的電訊品牌不定期也有一些展覽介紹電訊科技的演變。

 

香港科學館

地址: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

開放時間:上午 10 時至晚上 7 時,週末和假期晚上 9 時閉館(逢星期四休館)

門票收費:20 元 (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資料來源:

 

通訊年代 = Communication
黃慕嫻
香港 : s.n. 1997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 = Merger & acquisitions

馮邦彥編著

香港增訂版 香港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7

 

港股經典收購戰

呂志華著

香港 : 明報出版社 1993

 

盈動兼併香港電訊

馮邦彥

初版 香港 : 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香港商戰風雲錄

藍潮著

初版 香港 : 名流出版社 1997

香港志. 第一冊, 總述, 大事記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0

 

https://tel_archives.ofca.gov.hk/zh/telecom_fact/milestones/main.html

 

https://hkt.com/about-hkt/company-profile/milestones?locale=zh

 

https://www.cwc.com/live/past-present/our-history.html

 

https://www.company-histories.com/Cable-and-Wireless-plc-Company-History.html#:~:text=The%20history%20of%20the%20companies,service%20between%20London%20and%20Dublin.

 

https://www.sunmobile.com.hk/notification.jhtml

https://i.shop.pccw.com/

https://industrialhistoryhk.org/notable-year-of-progress-in-working-of-the-hongkong-telephone-company-the-far-eastern-review-1933/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

Published in Oct 2020 by Hong Kong Brand Museum 香港品牌博物館

​香港品牌館逐個捉

hsbc icon.png

滙豐銀行館

cocacola icon.png

可口可樂館

CX icon.png

國泰航空館

SHK icon.png

新鴻基館

mtr icon.png

港鐵館

​紅A塑膠館

redA icon.png
garden icon.png

嘉頓麵包館

Mc icon.png

香港麥當勞館

vitasoy icon.png

維他奶館

swire_icon.png

太古館

Hutchison icon.png

和記館

watson icon.png

屈臣氏館

HS icon.png

恆生館

dairy farm icon.png

牛奶公司館

jardines icon.png
SC icon.png

渣打銀行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