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雖是公營事業,但與市民每天都有緊密接觸,因此世界各國包括英國、日本等地的鐵路營運商都有突出的品牌形象,以加強與乘客的情感聯繫,包括提升好感度。香港的鐵路營運可追溯至 20 世紀初,於 1910 年啟用的九廣鐵路(英段),即是九龍到廣州的鐵路英國管治部分,由尖沙咀鐘樓到羅湖邊境一段。但香港鐵路公司的品牌,要直到 70 年代末期開始興建地鐵時才出現。
香港歷史中
的
鐵路品牌
1910
香港最早的鐵路品牌
自 1910 年通車的九廣鐵路,一直都是由政府部門「九廣鐵路局」管理。雖然有其 logo,火車車身在不同時期亦有髹上當時的標誌,但要出現較健全的品牌管理,應該等到 1974 年成立的「地下鐵路公司」,即是「港鐵公司」前身。地鐵在 1979 年通車後數年,政府也乘九廣鐵路電氣化(即是鋪設電纜,將原有柴油火車轉換成電動列車),成立了九廣鐵路公司,取代原有的九廣鐵路局管理現今的「東鐵線」。自此,香港便出現了「地鐵」和「九鐵」兩個鐵路品牌。
1970s
搭地下鐵路,話咁快就到
地鐵的品牌工程早於通車前開始。由於當時地鐵動工影響不少市民生活,因此在未通車前,在地盤圍板上已出現「香港地下鐵,為你而建設」的廣告口號。後來這句標語被改為「地下鐵路,為你而建造」,原因是有人認為「地下鐵」一詞日本味太重,因此宣傳上改用「地下鐵路」。
通車後,香港人一般稱之為「地鐵」,直至「港鐵」出現後仍改不了口。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有地鐵系統,「地鐵」已成為通用名稱,港鐵公司和政府想市民用「港鐵」一詞取代「地鐵」這個通用名稱,有評論指是為了避免「地鐵」吞併「九鐵」的聯想,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
而 80 年代的中文科老師,也不時套用這兩句廣告標語去示範中文字詞壓韻之巧妙。輕輕的將「建設」改為「建造」,便可解決由「地下鐵」轉做「地下鐵路」時出現的壓韻問題。今時今日仍在任教的中文老師,可能很多都沒有看過這兩個廣告了。
1980s
通用儲值票
當年地鐵和九鐵兩個品牌相當分明,除了閘機不能互通,即是在九龍塘站轉車,必須先出閘再入閘,「通用儲值票」的通用一詞,便說明了兩個 品牌通用的車票。
當年未有八達通,地鐵和九鐵都使用各自的磁帶塑膠車票,為方便轉車乘客,便推出通用儲值票。這種車票上印有地鐵和九鐵兩個 logo,並以「通用」命名,讓乘客知道可以乘搭兩個品牌不同的鐵路系統。到 1989 年,通用儲值票還加上「九巴」和「城巴」logo,方便轉車乘客。
而在八達通推出前,儲值車票幾乎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如何善用餘額任搭優惠。而地鐵和九鐵則經常推出不同主題的紀念車票,供市民搶購收藏,這也是品牌營運,加強與顧客聯繫的重要部分。
香港的
鐵路品牌
自 2007 年 12 月「港鐵」一統香港各個鐵路品牌後,所有鐵路站都用上原「地鐵」的 logo,包括九鐵、輕鐵及九鐵營運的接駁巴士。轉車站或行人指示牌地鐵與九鐵 logo 並列的情況不復存在。
由於港鐵沿用地鐵的 logo,因此原有九鐵 logo 的物件頓時變成歷史,例如東鐵綫或輕鐵列車,附近的指示牌等,都印有九鐵 logo。九鐵唯一留下來的,就是「九廣鐵路公司」。這家公司仍然存在,只是公司所有鐵路資產已經以專營權形式判給港鐵營運,因此對於普通乘客,日常已無法接觸九鐵了。
九龍車站變
紅磡站
而九鐵時代最令人緬懷的,可能是「九龍車站」,即是今天的紅磡站。當年東鐵綫的站名全部以「車站」結尾,例如「九龍塘車站」、「旺角車站」等。「九龍車站」為九龍至廣州直通車的總站,因此一直以「九龍」命名。
隨著東鐵綫計劃延長到尖東,機場快綫又有「九龍站」,位於紅磡體育館旁的九龍車站亦於 1996 年易名為「紅磡車站」,而在 2007 年隨港鐵接管改為「紅磡站」。因此如果有人提及位於紅磡的「九龍車站」,就像回到了九鐵時代一樣。
香港以外的
港鐵
港鐵公司自成立之後,刻意加強建立品牌,並衝出香港,將陪伴了香港人 40 多年的原地鐵形狀的港鐵 logo,輸出到倫敦、墨爾本、雪梨、斯德哥爾摩、澳門、北京、杭州及深圳等地方。
香港人到這些地方旅行如果有機會乘坐鐵路,不妨留意有沒有大家熟悉的地鐵 logo 出現在異鄉;而且可以留意一下那裡的宣傳物品、指示牌、車站廣播、服務風格等,有沒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香港鐵路博物館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舊火車站大樓建於1913年,是一座風格獨特的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有興趣了解更多有關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地鐵公司等歷史的朋友,可以上鐵路博物館虛擬遊參觀,有時間的更可以親身到香港鐵路博物館,詳情請參閱網址:https://www.heritagemuseum.gov.hk/zh_TW/web/hm/museums/railway.html
資料來源:
香港鐵路博物館
《香港舊事重提》江啟明著
《香港歷史散步》丁新豹主編
《香港走過的道路》劉潤和、高添強著
《香港金融風雲35載》陳景祥主編
https://www.mfhk-vt.com/RailwayMuseum/TC/
https://www.kcrc.com/tc/about-kcrc/history.html
https://www.scmp.com/photos/today-photos/2148908/transformation-transport-hong-kong
https://www.hk01.com/article/76735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東鐵過海|1910年通車歷百年變遷 英女王揭幕紅磡站)
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Museum/posts/2615579065118956/ (九廣鐵路英段通車)
https://gwulo.com/node/44836 (Re-starting KCR services after WW2)
https://digitalrepository.lib.hku.hk/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2972
https://youtu.be/sZ7iWmOd7JA
https://hkrail.fandom.com/wiki/%E5%85%A9%E9%90%B5%E5%90%88%E4%BD%B5 (兩鐵合併)
https://www.facebook.com/VCRBase/photos/a.10153009150396699/10156730496956699/?type=3 (「香港地下鐵,為你而建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a4y1W7Wi/ (探古寻源:地下铁路(一))video
https://www.hkmemory.hk/
Creativecommons.org (KCR photo credits: foundin_a_attic, under CC BY 2.0)
https://endlesssummerihara.wixsite.com/diffangleshk/single-post/2015/08/28/%E6%B7%BA%E8%AB%87%E5%9C%B0%E9%90%B5logo
https://blog.justfont.com/2015/04/kp-check-this-out/
https://www.mtr.com.hk/ch/corporate/consultancy/railwayoperation.html
https://www.mtr.com.hk/archive/corporate/ch/publications/images/business_overview_c.pdf
https://hk.on.cc/hk/bkn/cnt/lifestyle/20190319/bkn-20190319213025571-
Published in Sep 2020 by Hong Kong Brand Museum 香港品牌博物館